Thursday, 7 September 2017

佛法讲的:大千世界

 

何谓大千世界?

一个大千世界为一佛的化境,称为一个佛土,也叫娑婆世界。

一个大千世界也叫 “三千大千世界”,因为它有十亿个 (1000 x 1000 x 1000个) 小世界 。

 

何谓小世界?

一个小世界是一个星系(例如我们的銀河系)。佛經上说四大洲日月諸天為一个小世界。

一个小世界是一个太陽、月亮繞著須彌山的中間(例如我们的银河系的腰部)運行。

須彌山不在我们這個地球上 – 不是喜馬拉雅山!因为我們的太陽、月亮並沒有繞着喜馬拉雅山運行。

另外佛說須彌山的北面北俱盧洲,人壽平均一千歲,很少短命的,福報最大,那個地方沒有佛法。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的北面是西藏,西藏佛法鼎盛,西藏人壽命沒有一千歲。这說明須彌山不在這個地球上。

我們的太陽帶著许多行星(也就是太陽系)围繞着銀河系(小世界)的中心旋轉。銀河系的中心是凸出來的,確實像個高山一樣(須彌山)而太陽是從邊緣上繞著走。

Galaxy3Galaxy-4.png

Our Earth in The Mecury Gallexy

63272C14-47B7-4C74-8888-D4A87E3E2A97

 

3CC24240-77FF-470C-B30B-F455FDC9500E

 

何谓宇宙?

宇宙大约拥有一千亿个星系(一千亿个銀河系)。

我们的银河系大约拥有两千亿个恒星(两千亿个太陽)。

我们的银河系的直径大概有十万光年。

There are at least 100 billion galaxies in the observable universe.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billion stars belonging to our galaxy,The Milky Way.

The Milky Way is about 1,00,000 light years across.

 

DCA1245C-A628-4BC8-9F76-A4D1A2DCCE5C

Tuesday, 5 September 2017

佛法、佛学、佛教、学佛

我來說佛法 — 初聞篇

草原之足 
2011-12-12 05:01
問:佛法佛學佛教有何不同?
答:佛法是大智慧,它揭示了宇宙萬物的真實面目。它清楚地告訴你我們從何處來,應當到何處去。其智慧實在太宏偉了,接近它瞭解它你的智慧就會開啟,從而可以遠離煩惱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呢,沒有智慧怎能快樂?快樂和智慧原本就在一起的啊。佛學呢,我覺得大概是研究佛教歷史,從文字上解讀佛經這類的學問。這樣的話,可能他一輩子和佛經打交道,卻並未明白或接受佛法。佛教呢,則是一些人專門以修 佛法建立起來的組織。有特定的地點(寺院),特定的儀軌(比如剃度)和制度。那麼我就在這裡告訴大家:也許你並未讀過幾本佛經,也許你並未出家為僧,但完全有可能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更為接近佛法本意!而也有很多表面上篤信的人,恰恰有可能離佛法很遠。而同樣地,並非所有出家之人就能代表佛法。而我們也看到很多人不能領會佛法本意,把佛菩薩請到了家裡,各種做派都齊備了,素也吃了,可是也許卻沒有把佛請到心裡去,這樣的人應該還是不少的吧。而于此相左的是丹霞大师則在缺少柴禾的時候把佛像当柴烧了,反而卻是了悟佛法之人。佛像佛經等等我覺得其實是讓人們憑藉它們而認識佛法喚起你自己內心的信心來,不少人卻迷失在這些外在的形象之中,這其實在我看來是有些可惜的。佛講究放下,這些外在的東西同樣也需要放下吧。佛講究慈悲,他最操心的就是大家的不覺悟,你要是真能覺悟了,他會為你歡喜。你劈了佛像當柴燒他老人家哪裡會在乎啊。所以走近佛是為了放下,而不是因此拿起更多。佛法是根本,內心的覺悟和智慧的增長是最主要的。
---------------------------------------------------------------

草原之足 楼主

2011-12-12 05:07

問:佛教和其它宗教是啥關係?
答:這個問題了不得啊!
先看什麽是宗教。我說得可能很不嚴謹。一般而言,宗教都有個教主,教徒信奉他依從他。佛教似乎有些不同。佛陀是教主嗎?走近了你就發現:不是。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大家都是一樣的。好像是說我告訴你們一個道理,你信也罷不信也罷,它就在哪裡。所以有一些人認為佛教其實不應當是一個宗教。近代章太炎就認為: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作者注:所知障,就是說你頭腦中形成的觀念概念已不是一張白紙,會限制你的智慧),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淨空法師也一直倡導佛陀教育的思想。所以你怎麼看無所謂,但需要知道它是智慧的法門、快樂的法門。接著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不要信教?朋友們,我們的世界以及宇宙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的我們 慣于求助科學。我們通常相信進化論,相信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盤尼西林,可我們所知是否正確或到底知道多少呢?遺憾的是量子力學讓現代物理學家抓狂,它揭示的物理規律之一居然是意識決定物質(關於這個說法是否嚴謹有待考證,本來打算先寫一篇關於現代物理學的文章再寫此文,只好回頭補上)!光到底是什麽?宇宙中占95%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是啥子玩意兒呢?至少說明一點:我們對這個世界所知不是很多,而是甚少啊!科學可以研究物質,是否適合研究人的意識世界呢?爲什麽我們就不能把我們的思想解放出來,看看宗教的說法呢?信或者不信不是我們關注的目的,而是要豐富我們的思想!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作為全人類文化遺產的佛教基督教以及儒教道教等等都應當成為我們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和智慧的巨大智慧糧倉!我本人而言願意接受它們當中所有的有益的智慧能量。我覺得佛法精深有趣,就有意無意地接觸一些;我也聽過基督教的講道,同樣讓人憂愁散去喜樂和智慧悄然生起;我也涉獵諸子百家,同樣感覺醍醐灌頂如沐春風。有一天,你突然會明白,原來它們都有很多一致的東西,從對人教化的角度講真是別無二致啊。引用《金剛經》的話:“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就是他们都对,只是程度有差别。爲什麽有差別呢?因為世界各地的歷史傳承風俗 慣人文底蘊都不相同,聖人自然是考慮受眾應化而教啊。佛陀和弟子預言說:佛法將在東土開花興盛。爲什麽呢?因為這裡有儒教道教的泱泱人文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和佛教義理相合啊。說來說去,承擔教化世人的宗教之間的差異其實大概是源於地域文化這些差別。對于那些偉大的各大宗教聖人們來說,也許他們最關注的是人們的內心的進步。如果他們不是在幾千年前而是在現在,假設他們同時在東西方說法布道,我覺得完全有可能他們或許會坐個飛機找個地方一起品品茶喝喝咖啡探討一下教化世人的偉大事業。或許如果他們是生在更晚的時代,世界聯繫更為緊密,也許他們會創造出一種統一的宗教也未可知啊。這是我個人的想法。那有人又說了,有的宗教規定只信仰某一個真神,這怎麼說?朋友,其實是這樣的,信仰誰也許并不是最根本的,關鍵是你必須有堅定的信!你的信念越堅定越純粹你就越能得到!這就是信念或者說意念的力量!神是如此慈愛,他們處處在為我們著想呢!到底是哪一個?爲什麽不可以都是呢?或許境界不同主宰不同而已。我在這裡再次亮明我的觀點:我們的學 和提高都是從質疑開始,質疑是好的。但不可鉆牛角尖啊。在很多時候信與不信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開啟了智慧,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而且很多時候自己有機會向前走一步,許多問題就消散不見了的,我想你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回到問題上來,我們要不要信教?在我看來,人類是離不開宗教的。科學讓人向外探求外在世界,宗教讓人向內瞭解內心和意識的世界。人本質上可以沒有科學,但不能沒有宗教。至於信不信教,這完全是您個人的事,我的看法是:您可以不皈依不受洗,但您不能不親近宗教瞭解宗教。至於專攻哪一門,很多時候取決于因緣吧,還有廣泛瞭解之後和自己內心最相應的某一門。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煩惱多智慧少,俗事多時間少,基督教是個不錯的選擇。老實講佛教可能有些難了。當然,佛教也有面向大眾的法門:淨土宗。很好。你說別的宗呢?律宗?就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法門,極其嚴格,很難做到。禪宗貌似不錯,頓悟就好了。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哪有那麼簡單。而且得有上上根器才行。這裡附帶說一句,我看到很多人認為“佛教最為究竟”(當然說這話的大多是信佛之人),也有很多名人諸如愛因斯坦羅素等都比較推崇佛教。我不作評論,因為都很好,關鍵是一心。而且大家一定也有自己的看法。



草原之足 楼主

2011-12-12 05:09

問:佛法的基本要點是什麽?
答:不知道答的對不對。兩個字“因果”;四個字“因果”、“感應”。這裏面有個大前提就是對於人而言(其實是一切眾生),有前世也有來世。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眾生是有靈魂的,靈魂是不滅的(佛家叫自性)。你必須首先承認這一點才行。我們都不曾記得過去世的任何事,更無法知道死去后意識是否還存在,但這并不等於說人沒有靈魂,意識只是大腦的神經傳導而已。古語說: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甚至天差地別,遺傳了相貌遺傳不了精神。很多人幾乎是從小就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 慣或特殊天分,而其父母祖上也不一定具有。如果你把你關注的觸角稍稍延伸一下,你就會看到諸如催眠之類如今比較廣泛應用的精神科的療法,那恐怕是無法用眼下的科學來解釋的。如果你有幸在農村生活過,農村很多奇聞異事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多數是聽說),至少會讓你重新審視你被從小灌輸的“科學”觀念。科學錯了嗎?科學沒有錯。但是你不能因為科學不能解釋就把其定義為非科學而一味排斥。再說說中醫。中醫怎麼樣,療效說明一切。只可惜現在好中醫越來越少,大家信心也不足了。爲什麽我們的大學教不出好中醫呢?因為學中醫必須首先承認人是有靈魂的!這和人的經絡密切相關。比如中醫的心就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位置大概和心臟重合,略大像個倒扣的柚子,靈魂就藏在哪裡。而我們所說的心臟在中醫中稱為“心包”。我們的教材刪除了很多作為根本的東西,你說教的人能教清楚嗎?學的人能學明白嗎?如果你還不相信靈魂的存在沒有關係,隨著年齡的增加可能慢慢會相信的。靈魂存在證明完畢,那問題緊接著就來了:我們爲什麽是現在的我們,我們此生走完之後魂歸何處?基督教是地獄人間天堂三點直線,好像不說過去世,只說死後事。至於天堂地獄自己活著的時候所作所為決定去向。我也看到過一種說法,據說基督教早年也是有輪回之說的,君士坦丁大帝刪除了一些內容并禁止教內提及輪回的言論(待考。我不是宗教研究者,僅供參考)。佛教不是宿命論,佛教只講“因果”。有道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簡單講就是你的現在是因為你的過去,你的將來是因為你的現在。你我一直在一個圈子里循環往復,無窮無盡。今天的你已經在這個圈子里循環了無數次(佛語叫無量),眼下今生只是這個過程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就像大海的一個浪花。怎樣的圈子呢?佛說有六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畜生惡鬼地獄。輪轉下去的推動力就是因果,前因結成後果,後果則產生新的起因。怎樣由因到果起作用的呢,緣是媒介。起因有了,你結善緣得善果,結惡緣得惡果。其作用機制是什麽呢?是感應。善緣爲什麽能結善果,惡緣爲什麽就結惡果而不會有差錯呢?那是因為真正起作用的是感應。宇宙萬物皆有靈,你結了善緣就會感應來善,你結了惡緣就會感應來惡,或許就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間。什麽是感應,好像很玄乎。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已經廣為人知了(應該比較可信)。當你用任何語言給水一個暗示,美好的暗示就產生漂亮的結晶,不好的暗示就產生很丑的結晶。這難道不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宇宙的神奇之處嗎?1993年夏天,在世界聞名的謀殺之都華盛頓特區,進行了一個大型試驗,來自一百個國家的四千名志願者整天一起冥想,最後華盛頓特區的犯罪率竟然下降了25%(請讀者自察)。這就是感應或者說意念的力量。
--------------------------------------------------------------


草原之足 楼主

2011-12-12 05:12

問:爲什麽要學佛?
答:首先,輪回是苦。我承認如果你能把握你自己的靈魂永不墮落,遠惡親善修善積福增慧永遠在天道與人道來回,那這個輪回其實也很不錯的。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在無量無邊的輪回之中,眾生會因“無明(不知世間真相)”而生煩惱。你會有意無意地犯下過錯,也許因為你年輕也許只是一念之間衝動也許是為生活所迫。不墮三惡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佛經說即使是天人,有大福報。福報享盡的時候再赴輪回往往就去了三惡道。於是法師開示說:三惡道是我們的故鄉,三善道就好像偶爾出來旅遊一下,旋即又得回去受苦。於是輪回在無量無盡的因果糾纏中可謂苦不堪言。假設能站在輪回之外看世間眾生在六道三途辛苦趕路一定是會生起無限憐憫來啊。
更為重要的是,這不該是我們應得的。輪回之路不是我們原本的路,輪回之處不是我們的故鄉。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六祖惠能說: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就是說我們原本就具有大智慧大能力,只不過藏在其中不能顯現而已。原來我們每個眾生一樣都有超能力,你我和佛陀在這個問題上是一樣的,地上的小螞蟻也是一樣的(佛經說佛陀在過去某一世輪回中曾是一隻虱子)。我們原本就有超脫輪回的能力,或者說我們原本就不應當在輪回之中,只是我們迷失了。我們就像一個孩子來到大森林,遍地野花芬芳溪流清澈還有可愛的小動物們盤桓左右。我們縱情地玩耍,天黑了卻迷路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只好在森林里摸索下去。孰不知森林里除了鮮花還有豺狼。在一個帖子里看到下面一段話,摘錄到這裡:“佛陀认为,从根本上来讲,所有的生命,都和佛一样具备清净、自主的生命本质——本具的真心,只是人的本心所起妄想后,形成了六道轮回中的各种生命形态,譬如大海里的泡沫,是如如不动的水被风浪翻卷后,形成的形形色色的形象,终究要破灭。所以,佛陀教导人们,通过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婪、嗔恨、痴迷等妄想,开启自心本具的智慧,找到自己本来的心,回归本来的自性,才能跳出轮回,得到一劳永逸的永久的解脱。回归自性或者真心之后,犹如泡沫回归为海水,宁静、深沉,但可以随时起用,自在地变为各种泡沫和形状,却不会为泡沫的破灭而痛苦遗憾。这就是为什么修到一定程度后,能化身千百亿,到六道中度化众生的道理。譬如观音菩萨,可以化身为鬼王、梵天、人、畜生等生命形态,平等地慈悲地去教化他们,但他的本心,一直在保持定的状态,很喜乐。”不管你看明白了沒有,學佛是我們回歸的唯一途徑,也許長久的森林生存已經讓你忘了回家這回事,可是請記住我們真的是有家的。
----------------------------------------------------------------


草原之足 楼主

2011-12-12 05:13

問:佛的宇宙觀是怎樣的呢?
答:我先替大家搜一下。佛陀對宇宙的描述大體如下:宇宙無始無終無邊無際。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八山八海,上自色界的初禪天下至大地底的風輪,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於佛教的宇宙觀中,三千世界乃為一佛陀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我們這個大千世界總稱為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的教化範圍。世界分為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欲界,有淫欲與食欲。上自六重欲界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色界十八重天。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淫食二欲的有情所在。無色界四重天。此界無一色,無一物,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諸位覺得如何?甚為奇妙啊!佛陀的宇宙觀居然在數千年前如此宏大,非禪定所見而不可得啊!在此我必須強調一點:佛陀所說的須彌山四大洲等並非我們凡夫的境界所得,如果你用這些去和天文知識去對照,必然是不恰當的!須彌山在哪裡?色界天又在哪裡?這并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見到的,這也不是修 佛法的要旨所在。
更為不可思議的是:佛陀說宇宙這一切皆是我們的意識所創造的!“惟心所現,惟識所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可以想像得到你第一次看到這個話時的迷惑。再回到量子力學,一個微觀粒子如果你不去觀測它,它可以在任何地方存在,只有你去觀測它的時候,波函數坍塌,它才出現在某個位置上。它究竟是什麽形態,完全取決于你的觀測!於是就有一個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的實驗(老實說,對於量子力學內容本人還未搞明白,待日後再整理)。這裡的水深了……我有時候想,如果佛陀出生在現在,為大家講法的時候可能首先講的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那個時候哪裡有這個條件啊,佛陀說一滴水里有八萬四千蟲,普通人都存疑不解,更別說物理學了。物理學與宗教現在似乎越來越近了。那即使暫時接受意識創造了宇宙萬物,你一定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麽我們大家創造的都一樣呀,桌子是桌子,樹是樹,太陽是太陽?我們因為近似的因果業力同居人道地球上,我們的境界有很大相同之處,我們每個人的意識所創造的世界相互疊加在一起。那些看似一樣的部份,是其中相互重疊的部份。大家不要忽視,其實其中更有很多微妙的不相一致的部份,這是每個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比如,同樣是一朵花現前,我們大家看到的顏色形態大體一樣,但給我們的感受卻完全不同,這個只有自己知道!有的人歡喜,有的人厭惡,有的人想起舊情人,有的人想起家鄉……微妙之處就是每個人的不同世界。而這些不同的念頭最終又會感應出新的不同的世界給自己去經歷。所以朋友們,爲什麽說“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佛說我們人道的世界和其它道的世界其實是重合在一起的,你造你的世界,它造它的世界,互不幹擾,互不可見。據說所謂阿鼻地獄抱柱地獄無間地獄等等也本不存在,但因為作惡的緣故,業力牽引感應而生,意念所造,就連閻王也沒有辦法的事。所以到這裡,你有沒有明白什麽叫“自作自受”這個詞的本意了嗎?一切皆是自己造的給自己受的。於是,朋友們,請一定要轉變自己的內心,你微笑對這個世界,你用愛和寬容友善慈悲對待這個世界一切眾生萬物,你用一顆積極的廣闊的美好的心態去對待一切煩惱磨煉,你的世界將會真的從此完全不同!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向內求”的道理。你明天的世界將會如何,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的心念。我們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很多德行很好的人看上去事事順心;很多怨天尤人的人似乎處處不順。爲什麽呢?相信你已經明白一二了。我們常常說“量大福大”,這是真理啊。所謂量大的人,對待一切人和事常常是善念而非惡念,人生處處結下善緣,他給自己造一個福德的世界來住來生活來經歷,福能不大嗎?這裡還有一點,就是心想事成。不要給自己任何不良的心理暗示,只要有足夠的信念和決心,境界自然會現前。請相信這絕對是正確的道理。最後說一點:佛不度世人。此話怎麼說呢?佛法是師道。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內心,佛菩薩提點你,如果你自己的內心依然故我,佛菩薩也無可奈何,因為因果如是。一旦你在佛菩薩的教導之下恍然大悟,內心想法一變,境界就轉變了。有道是觀音菩薩也拜觀音,求人不如求己。
-------------------------------------------------------------